注音符號不該是台灣主體性的象徵

Tiat
4 min readMar 12, 2018

--

這位作者把三年前的文章改寫了一些段落,趁最近由立委葉宜津帶起的ㄅㄆㄇㄈ存廢爭論熱中,在鳴人堂中重新刊出了:

而新版儘管把原本明確的文字隱晦了,看字裡行間還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概念:把注音符號當作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證明。事實上,「把注音符號當作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證明」也是現在許多捍衛注音符號者的主流概念,但我認為用這種理由來支持ㄅㄆㄇㄈ,在號稱天然獨蔚為主流的現今台灣,很有一種不知今夕是何夕的復古性,有一種我們還在搞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」的時代荒謬感。這是因為這種支持注音符號的概念,建基在使用ㄅㄆㄇㄈ的台灣因而繼承了比中國更正統、更優良、更整體的中華文化的前提上——「要在語音學習階段使用注音符號或是羅馬拼音,牽涉到中國文化正統性,以及以世界主義包裹的本土性追求,兩造間的對抗。」(該作者原文)

中華文化復興運動」是1966年由中國黨人發起的國共內戰延續,其運動目的非常明確:「蔣趁機揭起復興中國文化之旗幟,希望樹立為中國文化承繼者和捍衛者之形象」(維基百科)、「此一運動的目的,在於將蔣中正與道統相承接,以擁護領袖、保衛中華文化的姿態,對抗破壞民族遺產的中共政權」(文化部)日後發起人之一的陳立夫更針對此運動撰文表示:「文化復興抬高了我國的文化聲譽和地位,在國際上,臺灣被認為是保存中國優良傳統文化最豐富的地方,增加了國際學者仰慕臺灣,崇敬臺灣,甚至熱愛臺灣而增加了來臺觀光人士的數量,改變了國際學者對臺灣的觀感。」

有沒有像現在這些捍衛ㄅㄆㄇㄈ的人說出來的理由?

細看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」的內容、操作,在文化上只有「中華文化」而無其他台灣本已存在千百年的各種文化 — 當然,他可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;在政治上只有對獨夫蔣介石的擁戴而無民主;在教育上只有洗腦填鴨而無啟發多元,在在都顯示了所謂的跟中國爭奪中華文化的正統,就是國共內戰下的文化戰爭,而其實最核心的意義就是:台灣也是中國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。只有在台灣也是中國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種概念下,才必須要跟中國(共產黨)爭正統。然後你在說保留注音符號,就代表台灣保存了最正統的中華文化,也就代表了台灣主體性?這種邏輯我真的看不懂。

文化主體性的意義,在於區分他者的獨一無二的特質,是一種在地的人跟社會共同的生活累積,那麼要說台灣文化主體性,卻去堅守一個單一的文化霸權的工具,這實在荒謬到極點。你說台灣人學習中文用ㄅㄆㄇㄈ,所以注音符號很重要,但ㄅㄆㄇㄈ是一個不到一百年的標準漢語標音工具,那台灣發展超過兩百年但被中國黨在 1970 年代禁止的羅馬字,是不是台灣文化?要不要保留?那台灣除了使用標準漢語,還有台灣話、客家話、各族原住民語、各國新住民語,這些是不是台灣文化?要不要保留?這些台灣早已存在的在地文化,難道會比中國黨近期帶來的政治工具,還不能彰顯台灣主體性?

今年初一場新書發表會的對談中,文化部長鄭麗君就表示:「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」,該書作者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長劉俊裕也說:「南島文化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日本等許多文化都已內化在日常,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自己文化的主體性」,這些談話都清楚表達了,台灣文化的主體絕對不等於中華文化。已經民主化二、三十年的台灣,已經天然獨化的台灣,還在把「比中國更中國」當做台灣的主體性,這會讓人笑掉大牙。

其實,說只有台灣在用注音符號,所以可以跟中國有所區隔,這個想法就是錯誤的。ㄅㄆㄇㄈ只有台灣在用沒錯,可是中國雖然學校不教,但也還存在一些字辭典中,跟漢語拼音並列;現今中國開發的許多中文輸入法也多包含注音輸入在內。要說ㄅㄆㄇㄈ可以當密碼,那就是對中國的無知。ㄅㄆㄇㄈ的使用是只有在台灣,但ㄅㄆㄇㄈ的存在可以說就是屬於中國的東西,用中國的東西要證明台灣主體性,讓人笑掉大牙又一 — — 也很可悲。

--

--

Tiat
Tiat

Written by Tiat

關於這個,我有意見...

No responses yet